《禅心密印 2008》
作者:达照法师
+ 加关注
第五章 实修用功的方法

三层楼的启示

字数:3774 阅读:33次 评论:0次

今天是用功的第四天了。诸位在这几天的共修当中,有很多的境界现前。但是也有一些人,还在回忆着打七以前曾经出现的什么境界。有些人知道了用功的方法,却不能如法地用功,而在心里想去追求所谓的开悟,或者明心见性,或者去追求一个一念不生,是不是一个东西?是不是一个地点?……太着急了、太想开悟了,会把自己想疯的,会把自己想傻掉的。

《百喻经》里面有一个故事,有个人有一天到朋友家里去玩,他朋友的家,是一个三层楼,就请他到三楼去喝茶。结果他跑到三层楼,觉得以前从来没有见过,感觉非常的开心。于是回家他也想要一个三层楼。他就请来木匠,告诉这些老师:我要盖一个三层楼,你帮我盖吧。那些老师就开始给他打地基,给他砌砖头。然后这个人就跟木匠老师说:我要的是三层楼,你为什么要给我盖第一层?我第一层、第二层我早就有了,我不需要;我只需要三层楼。那个老师说,如果没有第一层、第二层,第三层我盖不起来的。他说那肯定是你没有本事。于是呢,到处去找老师,一定要找一个老师过来,直接给他盖三层楼,第一层和第二层都不要的。

有些修行的人,遇到一位师父,告诉他老老实实学戒律;有些告诉他老老实实打坐,观心;有些师父告诉他一心念佛或者持咒,不要管那么多……于是,他找了很多师父,总觉得师父不能让他开悟,肯定是师父有问题,不想自己从最基本的——安心的地方下手,然后一心就想马上成佛,马上成为祖师,成为开悟的人,成为与众不同的人。他不知道与众不同的人最大的特点是:他能够完全与众相同。没有一个佛菩萨、祖师大德不能跟我们相同的。先能成就凡夫众生的一切安心事业,然后才能谈得上超拔的见地。所以很多人明白了用功的方法,却一再地着急,想那个方法用完以后,我这个方法不用,直接就把这个方法用过的境界搬到前面,那有多好啊!这叫“贪看天边月,失却手中珠”。感觉开悟离自己太远,明心见性离自己太遥远,于是连自己现在的当下也不去看,也不在意。

甚至呢,把开悟和见性想象成一个东西。因为多少也听过一些教理,就凭自己那么一点点理论,脑子里面就开始琢磨,画出一个图像,认为开悟可能是这样的,开悟可能是那样的,有时候打坐坐得好一点,想向师父汇报一下打坐心得。师父一问你呢,马上就把这样的想法、那样的想法,脑子里面精思巧构,构造好了,想来汇报一下。所以如果问你,你不要经过脑子,你能不能讲得出来呀;你不要经过思维,你能不能回答?——哑口无言。如果这个时候你还要想一点东西回答,那真的是对不起了。其实这个时候哑口无言才是最对的了。你不要说,哎哟,我回答不上来,这多着急;师父问我问题,我都没回答。

文殊菩萨跟维摩诘大士讨论佛法,文殊菩萨就问维摩诘居士,“什么是不二法门?”维摩诘居士就哑口无言,坐在那里,一句话也没有,良久。不是你着急地在那里,脑袋东转西转,哎哟,这个怎么办呢?不知道什么是答案,傻呆呆地象个呆鸟。他那种神定自在、从容坦荡,已经向文殊菩萨表示,不二法门不以言诠,不可说。所以文殊菩萨只好赞叹:“乃至无有言说,才是真正入菩萨不二法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