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禅心密印 2010》
作者:达照法师
+ 加关注
第十四章 放开手脚任腾腾

第三节 生命的形状与本质

字数:5150 阅读:20次 评论:0次

一、凡夫生命的形状

按照佛法对生命的认识,它就像一个圆满的球一样,圆满的球不是一个平面的,也不是一个立体的,平面的它是需要依靠需要依赖,很多人需要依赖一个东西。依赖东西就像一张纸一样,生命很脆弱、很微薄、没有深度。

当你想起来自己这一生的经历的时候,常常只是流水账,大家写传记,你要写自传的话,写下来一看就是一本流水账,就是自己哪一年哪一年在干什么,哪一年哪一年在干什么,时间上很难重复,基本上都想不到同时做两件事情,你总想到:“我哪一年在哪里打七,那个时候怎么样怎么样。”只能想到打七的事情,就没想到打七的时候还在做别的事,就是整个生命下来,穿插的一些故事,全部都是一张平面上的纸,你如果在这个上面再涂几下,这个纸也看不清楚了,一片糊涂。

所以回观很多人的生命,事实上它是一个平面的纸,是脆弱的生命,需要有个依赖。一张纸是站不住的,必须要有个靠山,靠在那里就站得住了。而当那个靠山倒掉了以后,这张纸一定会倒掉。所以有些人感情挫折了就跳楼了;有些人股票跌掉了也去跳楼了;有些人足球没有赢也跳楼了,每年世界杯的这个足球,都有人跳楼的,都有人打架,都有人为此而心脏病暴发的,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他们的生命所依赖的重点,就只有一个东西,这一个东西倒了,他的生命就靠不住了。

第二种是立体的生命,就像大家坐在这里,有深度有厚度,可以自己站得住。就像有些人,虽然感情没有了,但是他事业在,他要为事业奔忙;事业也没有了,他有亲人在,他要为亲人去;亲人没有了,他还有朋友在;朋友没有了,还有责任在,这世间有很多的面,每一个面都是生命的一种力量。

大家不要觉得逃避就是最好的办法,其实逃避是让自己变得更加脆弱。无论你对待痛苦还是对待快乐,你只要逃避它了,你的生命就越加脆弱,佛法是看到这都是自己生命的本来面目,只是你生命的一个部分,它也可以作为你生命的一个支脚,它可以撑着这个生命,活生生地活着。

但是立体的生命,如果在强大的外力推动下,也可能会倒掉。就像一个杯子,也可以把它推倒,那是什么原因?因为它所依赖的这几个面,全部没有了,就像汶川地震,有些人家也破了,人也亡了,钱也没了,这一切都没有了,他所依赖的好几样,包括事业也没有了,这下他垮掉了,他还是承受不了这种沉重的打击。

二、生命的本质

佛法告诉我们,一定要成为一个圆教的生命,圆融的生命。圆融的生命是什么生命?就像一个球一样,你所有的这个球身上每一个点,任何一个点都是你生命的重心,这一点很重要,每一个点都是你生命的重心。

如果大家要问地球的中心在哪里,你可以告诉他,脚一蹬:“在这里!”因为如果地球是圆的,你的任何一个点都是地球的中心,不会特殊的指哪一点,那么一个圆的球也是如此,任何一点都能支撑起整个球的重量。

那么圆教的生命是什么呢?就是你生命的任何一个点,都能够含摄你的全部生命。禅师为什么吃饭也那么开心,喝水也那么开心,看一朵花开了他也能够悟道,因为他在这一点上,看到了全部的生命,而不是一定要跑到哪一个金碧辉煌的宝座上面,才显示他的庄严。一定是你在最简单处,任何一处,没有退路没有进路,任何一步,任何一个状态,任何一种心念,都是你生命最圆满的展现,因为这种展现它含摄了你生命的全部内容,就像球一样圆满的人生。

球永远不会倒,立体的东西也会倒,但是球既有面又有立体,它不会倒,圆教的生命就是这样。

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,到今天为止,我们也永远不会倒,我们不知道,体会不到,就像一个球摆在你面前,你只能看到它的一个面,却看不到它是一个圆的,我们只看到我们生命的一个面,比如说:是男是女是老是少,是有文化没文化,有修行没修行,你只是看到这一个面,你是看到了,别人也看到了。

但是你的生命,别人看到的一定没你自己多,你自己了解的远远比你的表面要多得多。但反过来说,你自己了解的,也可能没有别人了解得多,特别是佛陀、祖师大德、圣人,就是比我们境界高、智慧高的人,他对我们的了解和观察,就比我们自己要了解得更多。

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?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圆教,就是一个圆满的球,圆融的,那我们自己了解的成分有多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