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个体的心智障碍
在最后一天修九座之前,我们要好好休息,把自己的身心调节好。怎么样调节才算调节得最好,我们现在有一个心理学家告诉我们,就是心灵要放松。
我们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来源于紧张,紧张的原因是出于集体心智的障碍,我们大家每个人都有心智的障碍,心智就是思维模式、智力有问题,要是有人说:“你的智力有问题。”你就觉得他是骂自己:“我不是弱智!”是吧?
但实际上每一个人的心智,都有它非常狭隘局限的那一面,不管你认识了多少内容、多少道理,记住了多少知识,学了多少学问,就是你的内心所呈现出来的那个世界,一定是在十方法界当中,在这么多众人的学问当中,你不但是九牛一毛都不如,而且是大海一滴水都不如,就非常微少的一点点。那我们就秉持这一点点的知识学问,而展开来对人生对世界的评判、判断、决定,下结论说我是幸福的或者痛苦的,说世间这个是好的或者是坏的,这肯定会有严重的问题,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生命的全部,你下了结论肯定是局限的、相对的,只是一部分的结论。
这个心智的障碍,会导致我们生活的很多麻烦,如果你认识得少,但是不障碍自己,倒没关系。
为什么会有贪欲的心,感觉到烦恼,而嗔恨的心同样也是烦恼,因为贪欲和嗔恨生起来,我们就把自己停留在这个非常狭隘的思想观念当中,很简单的局限的一些价值观念影响到你的心理,变成心智上的一种障碍,你的生活反而更加痛苦、更加烦恼。
二、集体的心智障碍
那么集体的心智障碍就更加严重了,就是一种流行的社会风气,或者是一些民族情结,它也是非常地狭隘局限。
受自然环境、整个生活环境、人文环境的种种影响,这些影响下来以后,我们大家都会习以为常,以为人就应该这样,工作就应该这样,思想就应该这样,所以这些心智上的障碍,使我们的心理失去了平衡,生长了很多心理的疾病。
我们不是说现在大家都知道修行,心理都没有太痛苦就没有心理疾病,其实凡夫众生最大的问题,就是心理疾病,就是内心没有认识到心的本来面目。
想想作为一个人,居然不知道自己的心是什么,这不是毛病又是什么。就是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每天生起妄想,想做事情,到底谁在指示自己在做,为什么要这样做,为什么要这样想,凭什么会生气,凭什么又感到高兴,这一切的前因后果、来龙去脉都不知道,只一味地想满足自己,跟别人对比一下,别人怎么样,自己怎么样。
这种种现象足以表明,我们大家的心理实际上是有严重的问题的,不自在的心灵就是有心理疾病的心灵,所以观音菩萨说:“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”这他就没有心理障碍了,平常的人心理都有障碍。
三、寻找障碍的根源
一旦心理有了障碍,那么你的手脚就变得笨手笨脚,做起事情来,总是瞻前顾后,动辄得咎,咎就是咎由自取的咎,你一动你就错了,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到位,不管处于什么环境什么状态当中,身心总不得安宁,原因就是自己的这个心理没有治疗好,一动心一动念就发生问题,就出现问题。
所以如果想看到身心自在的人,那么首先在自己的内心深处,要能找到这个错误的根源在什么地方。我们打七全部的目的,就想把这个根源找到,彻底看到一切痛苦的来源是从哪里来,一定要从自己的内心深处、根源的地方找问题。
外界的错误都没有真正的错误,外界的是非也没有真正的是非,所有一切外界果报好坏,都来源于我们的这一念心,我们内在的这一念心,而这一念心不得自在了,你就打开一个不自在的世界。
这个现前的一念心是束缚的、是烦恼的,你就一定会笨手笨脚,你的手脚一定不麻利。手脚代表什么?手就是做事情,脚就是你走路,就是你的人生的道路,你走到哪里你都不自在,做任何事情,都在那里挑三剔四,一定要这样一定要那样,就是做事情本身又产生种种障碍,事实上人生走到哪里,你做什么事情,一点关系都没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