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禅心密印 2010》
作者:达照法师
+ 加关注
第六章 业尽情空 证体起用

第一节 贯穿生命的业

字数:3391 阅读:19次 评论:0次

第六章 业尽情空 证体起用

  按照我们用功的情况,今天应该说是非常关键的时刻,头两三天可能需要适应,掌握用功的方法,后面三四天,就要逐步地开始发起总攻,对这个无始劫以来的我执,要毫不留情。

第一节 贯穿生命的业

一、业:轮回之因

  追究我们迷失自性轮回生死的原因,所有的动力全部是这个业,业是推动我们生命轮回的全部动力。善业推到三善道,恶业推到三恶道,无记业贯穿在整个轮回的生命中,就是糊里糊涂。

  我们在每天的举心动念、人情往来中,由于身口意三业的推动,而导致了我们思想行为的惯性,惯性思维、惯性的行为动作。一旦形成了惯性,我们就会习以为常、自以为是,坚固地执著这种观念和行为习惯,所以就导致了从生入死、从死入生,生死悠悠,无有停止。

二、业:妄想之因

  所有妄想的生起,它背后也是有一个业在起作用。

  大家在认真用功,克期取证的两三天以后,也会发现,妄想怎么会源源不断地、压都压不住地冒出来。心很散乱的人,基本上就会因为现前的境界推着他心烦意乱,很多人会遇到事情就怕事情、怕麻烦,讨厌自己不习惯的各种行为和外在的表现,就是执著自己习惯的这种业。

  一般人在生活中看不到被惯性思维带动的自己,每一个动作、每一种选择都被惯性思维左右。但是你通过用功以后就会慢慢发现:“自己的妄想怎么会这么多,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怎么老去做;自己想好好地忍辱,怎么就是忍不住;想不要生气,怎么还会生气。”这种妄想分别的心被自己一点一点地看到了。

  通过初步的用功修行,把外在表面的这些行为修改过来了,比如说不抽烟、不喝酒,不讲一些无聊的话,不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。慢慢的在外在的身体行为和语言上有了改善。

  但是当你稍微有一点用功得力之后,却感觉到内心中的妄想杂念越发厉害。因为原先你看不到自己妄想是什么,只看到自己做了一些什么,所以一般的人初步修行,都是从行为、语言上开始改善自己。进一步用功的人才知道,在意识上,就是在心地里面,在妄想上改造自己。

  这个业它是始终贯穿在我们的整个生命中的。

  很多人面对妄想,要么随妄想转,要么把妄想当作敌人,当作怨贼,不停地想消灭它、恨它,有不少人都会说:“真是恨妄念之多。”

  二祖告诉我们:“不要喜妄念之空,亦不要恨妄念之来。”妄想来了不要恨,妄想走了,空掉了,身心什么都没有了,也不要喜。因为喜和恨这就是情,我们随所有的业,在业上面产生了各种不必要的情执。我们凭自己的感觉、经验,有限的知识给予判断,认为这个妄想是好的,那个妄想是讨厌的,这个妄想没有了是禅定,那个妄想生起来了,有法喜了,这一座坐得就舒服了。用非常短暂、浅薄的一些经验,来判断自己是否修行得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