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昨天给大家介绍了,打七修行主要是为了了生死。了生死的第一层含义,就是要了解,了知,了了分明,什么是生死?在知道无明、爱和取,是我们的烦恼业;行和有,是我们的所造一切业;分别心感触外界产生的感受,以及种种生、老、病、死是我们的苦业,众生就在迷惑、造业、受苦。受苦没有智慧,寻找不到真正解决痛苦的方法,往往是解决了一个痛苦,又连带的附加几个痛苦,饮鸩止渴。像喝毒药要治自己的口渴,不但口渴治不了,反而把健康的生命也浪费掉了。有些人修行想了生死、出三界,由于发心和方法不准确、不如法、不到位,非但生死没有了,连生活也出问题了。所以,想要了生死,先要了解生活。在现实的生活中,这些烦恼、这些痛苦,它的因缘如何?我们的内心世界是充满了痛苦,还是快乐?是在破坏我们的生活质量,还是提升我们的生活能力?从因果上去细细的观察,归根结底,还是无明。
所以打七就是要直接追溯到我们起心动念之前的无明状况。在这个无明的境界里,如果心有动摇,就会构成轮回的三大特点:第一是杂乱无章的,无序的。第二是不能把握的。无明所生起的一切妄想,都会让我们感觉无所适从,不知从何去把握。第三个就是自以为是。无明之下,由于强烈的我执,都自己以为自己看到了世界的真相。建立在我执上的一切生死烦恼,全部都会自以为是。所以用功不会用的人,就在无明的这个分水关当中,往下去分别、去妄想、去执着,去做种种思维考察、对立比较,总想得出一个自己满意的答案。但是很遗憾,你只要在无明这条路,从妄想的地方开始,往妄想、无明、分别的这个方向去走,你永远都找不到正确的答案。我们这颗妄想的心去听佛法,理解佛法的道理,今天理解来了是这个意思,明天理解过去了又是那个意思。今天看到经书里面说一切法都是空的,于是你画了一个空,作了一个标记;明天佛又说这一切法都宛然存在的,于是你又作了一个有的标记。
在佛的世界里,佛讲空,就包含了缘起的万有。因为缘起万有的当体、本体是空的。佛讲一切法宛然存在,是指本自空、无所得,所以它宛然地呈现。所以他讲空已经包含了有在里面,只是有没有讲出来;他讲有已经包含了空在里面,只是没有把空讲出来。而我们呢,听到空,给他作了空的标记;听到有,给他作了有的标记。所以我们一定要问个水落石出,到底是空还是有。
仅仅是世间的无明状况,没有妄想、没有分别的时候,你都无法形容这到底是空还是有。你现在妄想停下来,你说是有还是空?你说空,又明明白白,根本就不是什么都没有;你说有,你能说出来它是什么有吗?什么都没有,一无所有。所以就算在无明的世界里,你说空、说有都已经是错了,更何况无明破除以后圣贤的境界。细细观察,凡在生活中以分别、妄念的心作为根本,去所作的一切思维考察,都存在严重的障碍,原因是我们学习了太多的知识,我们总是拿我已经得来的这些知识、这些概念去衡量另一些知识、另一些概念;甚至要拿自己拥有的知识去衡量佛菩萨的境界,去衡量开悟以后的人的境界。古人说,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拿我们凡夫的妄想心想去衡量佛菩萨的境界,这本身是拿着火柴梗去测量天空有多宽,大地有多远。
所以在真用功时,必须把向外驰求的心,把妄想分别的心收起来。你最起码能够控制自己,在当下,舍弃过去和未来的感觉。过去种种都成记忆,未来种种只是梦想,而现在的当下无须多想,眼前便是。你起码要能够看到眼前的当下,听到眼前的当下,而心不受所看、所听影响。走到这里,再好好地进行第二步,就是了断生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