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禅心密印 2008》
作者:达照法师
+ 加关注
第十章 十二因缘观生死

生死烦恼的根源

字数:2356 阅读:31次 评论:0次

在打完一个七之后啊,我们对于用功打七的方法,应该是非常熟悉了。就是先要认识到我们想要的“了生死”到底是怎么回事,生死根源从何而来,认识到生死的内容包括哪些范围。一旦认识到生死的内容,我们就有的放矢,修行起来目标非常明确,知道想要了断的是什么,不需要了断的是什么。平常凡夫都是由于不认识痛苦有哪些内容,所以在痛苦当中,从苦入苦,从迷入迷,辗转颠倒,永处轮回,被贪、嗔、痴这三毒牢牢地捆住。

所以我人学佛,要问自己为什么需要学佛。假如不用功、不修行,你是否已经活得很好?如果活得不好,又是什么原因、什么条件构成了这些不好?当我们客观地去观察自己的身心世界,着实而言,修行就是各人的事,各人努力、各人成佛,各人感受到这个世界。每一个人能感受到的世界,都是由我们各人的业力所感召。

所以你看到不顺眼的人,就说明在你心中有不顺眼的事、不顺眼的业,不能责怪自己以外的任何一个众生。你稍有责怪,即造下大妄语业。看不到烦恼的根源来自于心中,才会一直向外去追求。快乐的会失去,成为坏苦;痛苦的不愿意接受,称为苦苦;无苦无乐,但是生命在流逝,成为行苦。这三苦展现在生活中,就构成生老病死、爱别离苦、怨憎会苦、求不得苦、舍不得苦。求也求不到,在那里苦;有些你想舍也舍不掉,像现在有些人,想离婚都离不掉,也很苦;想出家也出不成,想舍也舍不掉,想求也求不到。

所以这种种苦,最初的根源从哪里生起来的?佛经告诉我们:

无明爱取三烦恼,行有二支为业道。

从识至受并生死,七支同名一苦道。

就是由于有无明,不懂生命的真相,不懂我们现前的烦恼根源,而产生贪爱、执着。有了贪爱执着,就想尽办法要获取它。所以无明、爱和取这三者,就是我们的烦恼根源。由于这样的烦恼存在,内心始终不能停止,时时刻刻到处张扬,到处寻求,始终不得安宁,心一直在动的。心只要一动,这个法界就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