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禅心密印 2008》
作者:达照法师
+ 加关注
第五章 实修用功的方法

狂心若歇即菩提

字数:7922 阅读:26次 评论:0次

所以真用功的人,就在两个地方用功。一个,初步,不懂佛法,或者初懂佛法,在心地上用功,就是在妄念上用功,妄想上。妄想就是第六意识,东想西想,分别善恶苦乐一切法的,这是第六意识,就是我们的妄想。这个妄想它不但是向外去追逐外界的五欲六尘,而且呢,它自己也会编制各种各样眼花缭乱的世界,把这些世界编织起来,信以为真,然后就以为自己能够安心在这里面。但是很遗憾,他从来就没有安心过。他永远都是在沙滩上盖房子,在梦里建楼台。永远只是想想而已,没有落实过。这个第六意识所构造的一切境界,也可以构成我们这个世界所谓的文明——文学家、哲学家,甚至有一些宗教人士,把世间想象得特别美好,用自己有限的思维,构造一个理想国,就象桃花源一样,然后很多人很向往,就跟着去学习、去努力。这全部都是第六意识在那里做怪。

佛陀告诉我们,你这个房子盖得再好也是海市蜃楼,徒劳而无益,苦多而乐少,似有而实无。怎么办呢?佛给我们的方法是:你赶紧把第六意识——非常灵活的、贪得无厌的这个第六意识,让它休息休息。别让它那么累了。既然你要修行,那你要放下世间的五欲六尘,就是平常我们这颗妄想的心,太想贪求外界的支持,好象如果没有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就活得太简单,没价值,总想贪求外面的东西,越多,越来支持我活着的价值。但是这个第六意识,它无论怎么去贪求,它永远也感受不到它所贪到的给它带来的快乐。它的快乐就只是一种差距的快乐。今天赚一百块钱很快乐,明天赚九十九他就不快乐;明天赚一百一,那就觉得有点快乐……对人、对事,无不是养成一种贪得越多越好的习惯。当你在向外追求的过程中,自己的身心疲惫不堪。

我们是无量劫来一直是向外追求,到今天还在向外追求。用功的方法,就是把第六意识要转化为无念,看住一念未生之前,你看它在那里折腾什么!我们在转的过程中,心里还在想,我还是想得到一个所谓的开悟,或者明心见性,或者某一种禅定……还是第六意识在那里构造。其实佛菩萨介绍给我们的修行方法,除了你最初想修行的动机明确以外,正在用功过程中,是不再求这些开悟或者明心见性的,也不能在那里求禅定。你越求,肯定是南辕北辙,离它越远。所以,第一种方法就是能够多念一句佛,少打一个妄想;或者多持一遍咒,少打一个妄想;或者让你修止观。

止是什么?就是让你这颗狂乱不羁的心暂停下来,静止一下。你如果能够静止下来,你生命的层次感自然就产生了。修行不明白方向,是对自己的生命没有层次感。你这个念头是贪欲的心、嗔恨的心,是你生命中所有快乐的还是痛苦的,你不知道;你生起善良的心,这个念头对自己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,你也不知道。所以善恶好坏,各种念头复杂纷呈,毫无把握,因为你没有看到它们的结果。你稍有注意,看住自己每个念头生起来和消除,这个过程给我们身心带来的感觉,是愉悦的还是痛苦的?是轻松的还是沉重的?是有压力的还是解放的?你慢慢去掉,就会发现,妄想越多的人,一定是越痛苦的;妄想多的人想到坏的,肯定比想到好的人更痛苦。

你抓住这个规律,就看到,没有念头的状态是什么状态呢?是没有痛苦的状态。没有痛苦的状态,诸位,是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呢?当你觉得修行很多年没有效果的时候,心里焦虑,这个时候如果能够让你不痛苦一下,不是很好吗?其实包括打坐,腿痛起来,痛得受不了的时候,能让你不痛苦一下,马上能够在心灵上抚平你各种的创伤。所以,一般的人不知道,持咒、念佛,不但是让我们这颗妄想的心暂停下来——直接让你停下来,你停不下来;我们让你用一句佛号、一句咒,让你死死地抓住它。不会走路的小孩,或者老人,我们拿一根拐杖,你就可以依靠着拐杖往前走。不惟如此。没有念头,只是跟你清净的、不动摇的这个心相应了;念佛、念咒,它直接跟佛菩萨的果德庄严相应,所以这个功德是看不见的。

当你能够如法用功,不要说十年,就是一年下来,你的身心愉悦、生活顺利,各种情况展现在你面前,你的能力是大大地超越,不可能十年、八年没进步;除非你又用这个妄想替你去想开悟,替你去想修行。

甚至有些人很搞笑,有些人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对他有尊重。你们不要笑,有些人她就跟我说,在家里她讲话不算数,她要修行好了,她老公就听他的。你看看,这是什么心呢?有所求的心就是妄想啊!你违背了自己心灵中最清净、最本来的这种状态,那你怎么能得力呢?这一生,最坏的就是这个妄想,让我们东打西打,从天堂打到地狱,从地狱打到天堂。来来去去,来回地在那里打。你这个妄想不是很颠倒吗?但是,这一生宝贵的还是我们这个妄想。它正因为可以停下来,又可以去想;停下来,你一点伤害都没有,完全放开,不但天不怕、地不惧,就是阎罗王老子到你前面,你也无动于衷。

所以,修行在最初用功的地方,就是你看住妄想,把妄念转为佛念,把妄想转为念佛、持咒。在持的过程中,你心里其实就明明白白地跟没有念头相应。比如说念:“嗡嘛呢叭弥哞、嗡嘛呢叭弥哞、嗡嘛呢叭弥哞、嗡嘛呢叭弥哞……”,你这个心里面其实什么概念都没有。你念“ 嗡巴拉巴拉……”你这一想什么呢?你听很清楚的时候你在想什么?什么都没想。没有想。可是我们第六意识,它可以随时没有想,也可以随时想啊。你看,前面铺着红地毯,上面点着电灯,是不是?你不是打妄想吗?在你认识到妄想可以完全放下,无念,没有妄想,把妄想转过来,暂停一下,妄想分别给我们带来的一切痛苦,你当下就消失。

所以真用功的时候啊,打七之间,最好是没有问题的。不能问问题的。你问问题,就第六意识、妄想在那里痛苦了。要懂得这个方法,就是把所有的问题、所有的思想全部舍弃掉,清清爽爽的,不需要另起炉灶,也不需要去思考什么问题,也不需要应付考试,也不用升官发财,也不怕股市跌倒……都不用担心的。这个世界,有比你这样更轻松的地方吗?没有了。所以,第六意识一旦转过来,这种清净的本然就是智慧啊。把妄想转变为妙观察的智慧。停下来,这是止;清清楚楚,这是观。止观并用,定慧等持。这是一念就能相应的,哪里有那么遥远呢?当你止的时候,你不能呆呆地停在那里傻掉。身边一切,不需要起心动念,自然清清楚楚。所以听课是最好的,反正不需要考试,听不听都没关系。然后你把自己妄想停停掉,把自己妄想就象手机一样给它关关掉。前面的尘尘刹刹,各种情景了然于胸,但是心中,却依然一无所有。

这是从第一个阶段,把咒转过来,你就不需要担心你的妄想;但是一定要看到,咒被转过来,念头不把你牵到外面去了,你才能看清楚这种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