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我们终于打七圆满了,这次也算是因缘殊胜,大家来自五湖四海,跟去年一样,今年我们大家来于我们全国的二十个省,还多了三位香港来的同修。
我们这个心法是佛法的核心法门,一开始给大家讲过,所谓大乘气象是要有基础的,从佛陀在世讲四十多年的法,才开心地法门以心印心,经过一千多年,到南北朝时期,达摩祖师来到中国,讲此土有大乘气象,开始了汉传佛教的禅宗。达摩祖师到我们今天,又经过一千五百多年。
在上个世纪民国年间,诺那祖师讲我们汉地有大乘气象,所以可以直接修心中心法,所以这个因缘是非常殊胜,非常不容易。
这次我们打七,大家也很辛苦,首先是参加打七的同修都发菩提心,如果没有发真实无上的菩提心,是很难下得了这个决心,吃这么大的苦,如果没有发菩提心,也很难与法相应,凡是在打七中得到受益的,都是有大乘根性的同修,缺乏大乘气象,这个我执就很难透过去。
经过大家两个七的努力,也有能够真切地体会到佛性的妙用,纵然体会不到心性的妙用,也能够见到无我的本体;纵然见不到本体,也知道离无我最近的这层无明的境界,就懂得轮回的最后一关,怎么透过去;纵然不能用功成片,但也能够持咒不停;纵然还有妄想纷飞,但也发了无上的菩提心,知道解脱是生命的必经之道,唯一的出路,不求解脱永远没有出路;纵然发的菩提心和解脱的心不是特别猛利,但是大家都种下了大乘气象的善根,无上菩提的种子。
所以从我们这种打七的要求,还有法本身的身口意三密相应的种种因缘来看,我们都在成佛道上迈了很大的一步,这是打七同修的共同努力,是自己的发心。
那么护七的同修也是非常尽心尽力,我们这一次打七的规矩,也是比上一次要更好一点,打七的状态也还是有所进步。大家穿的这个衣服,都是沈家门普陀山那边的,舟山那边的居士帮忙发心的,我们这次大厨也是舟山的居士,他们尽心地护持,使我们这次法会更加地圆满,大家感谢!阿弥陀佛。
讲起这个打七的因缘,我们想到事实上在轮回的路上,每一次的遭遇都是有原因的,每一次的相逢都不是无缘无故的。只是在因缘聚散的人生中,我们大家是被什么样的力量,推往前进,明显可以看到,在打七的时候,大家都是被善根善法的力量,推着往前走,包括护七的人、打七的人,包括本人,每天在这里给大家打气,这是被善法的因缘推着往前走。
可是当你回到现实中,你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、言语举止,能否观察到,我们平常是被什么样的力量推着往前走,这就是业的力量,整个轮回是由轮回的业力推着往前走的。
大家来的时候很谨慎很认真,提起来全神贯注,难得一次打七的机会,受多少苦都没关系,根本不讲究任何的条件。无条件,就是能够打七、能够用功就行,放下一切。
打七刚结束呢,大家开始放松了,嘻嘻哈哈的就多起来了,来这里是要修行的,回去了好像是轮回的业,又把你推回去了,我看已经开始推了,要买火车票了,要跟家里联系了,各种生活的业力,真的是轮回。
但是我们回观自己生命的故乡还有多远,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归家偃坐,登堂入室,永绝后患,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,皈依三宝就是想回归生命的家园,就是不想再流浪,就是不想再被善恶好坏苦乐的情绪和境界所左右,可是一不小心,就在培养生老病死的情绪,习惯于轮回路上的种种烦恼、种种妄想。
大家在用功过程中也知道,自打皈依佛那天开始,我们就想追求真理,就想实践生命的实相,真正修行就是实践生命的实相,实相就是生命的全部内容,我们既不逃避也不偏执,凡是生命中本具的东西,我们都一一如实地坦然地面对,既不选择也不舍弃。
在轮回路上我们选择了很多次,每一次的选择都以失败告终,这是非常可怕,也是非常可笑的人生百态。没有一次的选择是成功的,就算是上帝大梵天王长寿天,他们貌似快乐的生命,到最后终归还是要空亡,所以我们选择了很多很多次,在轮回中都没有选对。
那么遇到佛法以后,我们也在选择,我们也在不停地实践,可是也同样,刚遇到佛法好像遇到救星一样,全身心地愉悦,进到佛门里面开始听法,找经书,逢人就问,很努力,也有的马上就吃素、念佛、诵经、拜佛、亲近善知识、参学,样样都来。
但是又经历了多久的时间,我们也学了很久,找了很久,听了很久,最后还是发现,自己没有进到修道的道里面,还是都在皮毛上,有很多居士,经历了很多年当香客的身份,就是烧香拜佛不学佛,求菩萨保佑,但是不知道菩萨告诉我们,要断除烦恼的佛法的真实。
当我们找到了,我们又开始学习净土、学习禅宗、学习密宗,学习这个善知识的教言,学习那个善知识的开示,不停地寻找不停地寻找,找到最后,我们发现,其实应该向内心去找,但是你向内心要找到什么呢,找来找去,全是妄想。
当我们身心定下来,感觉到愉悦,与法相应了,这个相应也过不了多久,又开始烦恼了,过不了多久又死灰复燃,该痛苦的还是痛苦,该执著的还在执著,就是这种妄想当中,呈现出来的种种境界,无法一次到位,即便遇到了非常殊胜的境界,当我们一执著它,可能连尾巴都抓不着,跑掉了。
一开始学佛的人,用功的他很在意自己的感应,在意身体的觉受,慢慢知道感应和身体的觉受,也都是外相,然后我们就开始思考内心的境界,是不是空掉就好,是不是没有妄想就好,是不是得到禅定就好。得到禅定了,又死在禅定当中,分别计较。
所以终于有一天,我们遇到了这个心密,老人告诉我们:“一念不生,了了分明”,相信在座的诸位,对这句话是体会最深的,其实到这里,可以算你找到回家的门,不是回家的路。
平常从怎么做人、怎么做事,怎么烧香拜佛、怎么诵经念佛、怎么听法、怎么思维、怎么消除妄想,这种种方法都是回家的路,不是回家的门,唯独在一念不生,你看到了回家的门在哪里。
有些人刚看到这种状况,会感动得泪流满面,因为在轮回中,我们实在没有找到“一念不生,了了分明”,这么恰当的一个地方,现在终于找到了,在路上的艰辛困苦,终于有一个结果。
打七就是精进用功。精进用功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呢?算你二十年学佛,精进用功的时间又有多少?有些祖师大德,一生中修般舟三昧,九十天常行不坐不卧的,不坐下来也不躺下去这样般舟三昧,一生中都可以修几十次,九十天那是很艰难,我们一次也走不到头,就算是打七,七天时间专门用功的,不是说在那里念念佛,开几个牌位,回向一下,热闹一下,那样不叫精进,那是做佛事。
我们真正想了生死,把这个时间拿过来,万缘放下,一心要了生死,这精而不杂、进而不退,这样用功的很少很少,就算你想用功,也未必有这个机缘,就算外部机缘都很好,也未必能够真正发起这种修行用功的心,所以精进用功,一天到七天都是很不容易的。
在座的诸位,能够发起两个七,也有的是一个七,专门来对付无量劫的痛苦生死的根源,要破除这个我执,这个在佛法的教门中,可以说是第一等大事,因为你这个问题解决了,你的生命无论到哪里都会是净土,不管在家出家,男人女人,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,你就是世间的明灯,就是人天的依赖,假如这个问题没有解决,我们自己就是个无赖,就是无依无靠,没有依赖。
但是精进用功了,七天、十四天打下来了,这中间的种种经历,特别是在座的五百座以上,也有一千座以上,下了这么大的功夫,这次打七来了,来的时候可能满怀信心,想捞一箩筐回去的,但是用到最后,我们发现所有的经历和境界,都不应该是你想要的,也都不是生命的真相。
打七不是来获得更多,而是来了以后要舍弃得更多,带着强大的信心,想获得开悟、获得解脱的这种愿望,最后被打掉了,对人世间的世间百态、有为法能够彻底绝望,才能真正大死而后大活,绝处逢生。
现在要解七了,大家应该怎么说呢?“因缘业力日相催,精进用功能几回,过尽千帆皆不是,满船空载月明归。”解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