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禅心密印 2010》
作者:达照法师
+ 加关注
第九章 念佛是谁问者知

第三节 念佛是谁问者知

字数:15433 阅读:14次 评论:0次

一、念佛是谁

  对于念佛,在唐朝除了禅宗的直指,念佛法门非常兴盛,大家念佛得受用的无数。念佛它是“定慧等持,暗合道妙”,不见得你当下就能明白,可是你在念念之中,“因赅果海,果彻因源”。

  当下这一念凡夫的心,因为念的是阿弥陀佛,是十方诸佛果觉上的圆满功德,以凡夫妄想的业,直接契入于阿弥陀佛的“无量光明,无量寿命”,福德智慧两足的诸佛功德圆满境界中,你正念的时候,实际上就是佛。

  但是凡情迷执总感觉是我在念佛,没有一个人不觉得是我在念佛,我在那里。所以禅宗祖师就针对这种情况,让大家参“念佛是谁”。能够因果分明,念念契入无量功德、万德庄严的佛号当中,在这种境界里向你提示: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……,念佛的是谁?就是让我们全神贯注在这个佛号上,以这种契入佛菩萨功德的心态来返照自心。通常人会说是我在念佛,那是太笼统、太草率了。你稍作注意,就会发现念佛的是谁,只有阿弥陀佛的善根种子,在你的八识田中因缘聚合,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……,清清楚楚地呈现他的万德庄严,参究他是谁的人,你能看到他。

  大家心里可以念一下:阿弥陀佛,除了这句佛号以外还有什么?我们持咒的人也是如此,你身体坐在那里腿痛的人也是如此,痛者是谁,谁在痛?哪个人心里要是不安了,你问谁不安,一定要看到它。只有看到能念佛的这个,其它的业障现前、境界现前、生老病死现前,一概勿理,不要理它。

二、苦乐障碍

  你说我做不到,我这个腿一痛了不行,冒汗;腰酸背痛受不了,打退堂鼓,简直在这里花时间找罪受。你一念灵光,原本虚空从不曾受损,你自以为受不了的,恰恰就是病根所在,就是找到了你的病根了。佛菩萨祖师大德,面对死亡能够坦然无畏,淡淡一笑就走了,像换一件衣服一样。把你身上的一件破衣服扔掉,好像把你的命消灭了一样,为什么?正是我们凡夫众生的问题所在,大家一个七下来要是透不过去,第二个七受罪的感觉会抬头了,因为酝酿了一年的时间要来打七,结果一个七下来,差不多快要哭爹喊娘了,意志全无,这叫叶公好龙,真龙现前吓得屁滚尿流。

  我们的问题不就是身心遭受了六尘的影响,然后不停地逃避,又不停地追求吗!逃避恰恰是让自己逃到了一个牢笼里面,你那个想逃避的人,就正在往生死窟里面逃,你害怕的种种境界也是毒药贯穿。所以在用功打坐一段时间以后,真要发心勇猛精进,无始劫的无明业习自要现前,不但是内心的翻江倒海,而且是身心世界的天翻地覆。所以古人说:颠沛于斯,流离于斯,刻刻提斯,不可放过。

  所有魔境现前、光影门头现前,坐在那里入定了舒服了,这正是最后的诱惑。不要以为我坐得很好,我这一座很轻松,我下来高兴死了,睡得很舒服。无明大梦未醒,大家都在有两条剧毒毒蛇的房间里面睡觉啊,黑白无常就是两条剧毒的毒蛇。我们白天中了白无常的毒,夜晚又中了黑无常的毒,醒的时候清清楚楚的白无常的毒,当你睡觉了什么都不知道,又中了黑无常的毒。不相信,大家看看头上的白头发不少了,两鬓苍苍中了谁的毒?所以无始劫来的生死苦海啊,此生不求度脱,千生万劫何期!

  我们大家已经回到这个边缘,明白打七的人,已经看到了生死的边缘,就是你想逃出鬼窟,已经到了它国界的边上,结果它一诱惑,你又乖乖地回去了,这个难题一出现,你马上又打退堂鼓了,腿就软了。所以没有冲锋陷阵的精神,粉身碎骨都不怕的勇气,你想透过生死关,那真是太便宜了。

 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,在用功过程中,为什么都上不了路?就是一有小便宜,马上沾沾自喜;一有一点难题,马上打退堂鼓,好像生下来就是为了保护自我。这种自我的保护意识在我们的生命中,已经贯穿得太久太久了,正是因为这种自我的保护意识,才让我们在修行上障碍重重。

  你现在不能吃苦,到了临终的时候,犹如乌龟扒壳、生牛脱皮。那个时候不但你哭爹喊娘,就是你的家庭子女、亲戚朋友,都在那里哭爹喊娘,又能如何?又谁能替得了你?只能随业受报。

  我们来的时候已经受了很多苦,在几十年的人生中也在不停地受苦,我们总是得寸进尺,以为能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把自己的我执像魔一样地给它放大,修道才那么一点点相应,马上就被喜怒哀乐,被苦乐的感受,搅和得不知天南地北,定盘星在哪里,就连门都找不着了。

三、全神贯注 念者是谁

  对参禅的人,为什么要让你全神贯注?风吹不进雨打不透,时时保护着。就像母鸡孵小鸡一样,保护这个鸡蛋的热气不能让它退失,一旦退失,前功尽弃。就是说真正参禅的人,知道在这个地方用功了,就知道除了这个地方是我的救命稻草,其他一切都只是毒药而已。

  不但开悟以后的人,起心即错、动念即乖,就是懂得打七的人,也是起心即错、动念即乖。人情冷暖、世道炎凉,哪一种苦没有经历过呢?但是对自己内心的这种真实状态、本来面目,我们确确实实就差那么一毫厘——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

  当你问念佛是谁,就是那个能念的人是谁?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……,念出来的那个人跟佛号没关系,念完一句阿弥陀佛过去了,你再看下一句你还想念,念的那个人又是谁?如果你打妄想,你马上把注意力看到打妄想的人是谁?特别是你要起心动念,你对身心世界所有感受,无论是苦的感受还是乐的感受,你种种禅定的境界,见到光了、见到什么神异的境界了,那个见的人是谁你先看清楚,如果看不清楚,全是魔王的境界,只要你看到哪怕是一秒钟,你能看到这一秒钟,自然外在的六尘与你无干。

  比如说你身体痛,你有一秒钟看到痛的人是谁,只要你看到了,这个痛跟你毫无相干,你直接把刀拿过来,把胳膊砍下来也不会痛。当然你不要试试看,你砍下去痛得要命就不行了。所以二祖断臂求法:“我心未安,乞师与我安心。”达摩祖师轻轻一问:“将心来,与汝安。”你那个痛的人是谁啊?他一看,那是真看啊,那在生死苦逼的时候,苦苦逼着,你被逼急了,你看哪个人是痛的?不安的那个人是谁啊?哦,猛然发现觅心了不可得啊!

  诸位一个七打下来,如果能够打开了,那你就很坦然了;打不开也不着急,下一个七继续来。那么继续来有前面一个七的基础,这个第二个七,你妄想意气,发愿要打七的那种力量,已经慢慢地淡薄了,你酝酿了一年的这种力量开始少掉,第二个七可能就是你的本来面目要呈现出来了:有些人爱发脾气,有些人自私,有些人不太管别人、也不照顾别人,缺乏慈悲心……,就是各种习气、毛病开始彰显出来。本来还装模作样挺像样的,也不是装模作样,就是大家想维护一个好的形象,也维护我们好的道场,但是到你那种发心的力量慢慢衰弱的时候,它原本的力量开始爆发出来。

  不单是我们打七中有这个反弹的过程,就是我们在了生死之前,一定会有这个过程,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,你越回避它越冒出来。这正是你用功得益之处,你越讨厌的人或者越喜欢的人,它全部都冒出来,新帐旧帐一起算,算完了大家就不用再算了。

  修行是否得力就看你如何面对种种情景,特别是你的身心感受。所谓了生死,生是人之最大痛苦,死亦是人之最大痛苦,生不知何来,死又不知何往。在座中,身上所有反应的痛苦,都没有死时的百分之一乃至千分之一,连这一点痛苦心都已经纠结起来了,我们如何去面对死亡?如何去三恶道受极大的痛苦,度恶道的众生?我们以后又有什么样的能力,去度这些刚强难调的众生?

  我们不是发菩提愿吗,不舍一切众生吗?所以看到念佛者是谁啊,看着看着,你的注意力,就不在看念佛而是看念佛的人,离开这里就不是参禅,就不在本位,就不是打七。

  不要存侥幸的心理,想坐在那里先想想,这个事情想通了,我以后就有资本,可以向师父汇报了。有些人坐在那里想啊,诗歌也想出来了,什么话也想出来了,什么道理也想出来了,想好了明天可以汇报工作。“贪看天边月,失却手中珠,圣谛共戏论,醍醐翻成毒。”贪看着以后或者以前的种种遭遇、种种境界,反而把当下用功的要紧大事忘得干干净净,拿着佛法的文字语言,成为自己增长无明习气的戏论,这么好的醍醐一到自己的身心行为中,全成为毒药,一无是处。

  本来参禅的人就是无事是贵人,哪个地方无事呢?大家说哪个地方无事啊?虚云老和尚说天下乌鸦一般黑,在这里打七和在家里打七不一样吗?在哪里打都一样!这个天下乌鸦一般黑,就是天下人都有事,有事就是麻烦事。

  真正看到无事了,在轮回的世界里只有念佛者是谁,它无事。之所以会有佛号一句一句地涌出来,自有念佛的业在运转,缘起法,而念佛的人却一事也无成,我们持咒,尽管念得清清楚楚,但是念的人却了无痕迹。

  专注地持咒,净化自己的任何一个妄想,就能够看见持咒的人是谁,念的这个人像灯光明照,照到哪里有什么关系!我们大家的眼睛睁开,你看到什么有什么关系!眼睛看到外物,跟你内心想到什么感觉,是一个道理,心里想到什么感觉是意根落在法尘上,眼睛看到是眼根落在色尘上。

四、回转根源 不离当下

  回转根源,不离当下,离开当下,别无佛法。除佛方便说,方便法门重重无尽,对症下药。看到你有嗔恨的病,告诉你修慈悲观要有爱心;看到你小气,告诉你要修布施放大心量,这世间种种有为的法,都是针对种种有为的病。

  无为法无需对治,无为法也不从别人那里学来,更不会是听来,是你要把听的学的全部放下,放得干净了,对你身心的变化看得清楚了,这就是定慧。每清楚一步,这个承受力就强大一点,清楚得越彻底,定慧的力量也就越彻底。

  打七实际上是,既在做功夫又在开见地,见地是一刹那间的,透过去就透过去了,透不过去好歹我们也在做功夫。如果你看不到第七识,那你在这里用功,就只能说是受苦消业障。所以大家不要浪费时间,把注意力收回来,就做一番生死功夫,真的能够置生死于度外。不要在手心扎一根刺,就在那里哭爹喊娘,痛是痛,但是对于生死轮回来说,那真是像喝小米稀粥一样舒服了。要是死亡的时候,就像你腿痛这么一点点舒服,那我们每个人都是高兴不得了了,你都可以坐在那里死了。

  实际上呢,无论你痛与不痛,无论你痛了以后有什么反应,也都不要紧,不要一听说痛起来你就心随境转了,还皱着眉头在那里,又受苦又压力重,全身冒汗受不了。放松一下,注意力轻轻地收回来,其实你心情不要绷得紧,越放松越是得力处。

  观念它不是一个物质的东西,身上的痛或者环境的遭遇,它是看得见感受得到的。而观念的养成啊、透过去啊,端在于你一念相应。你有一秒钟能够跟参禅相应了,我们且不说开悟之后无我的境界,就是你有我的这个念佛是谁,你只看到那个念佛的人,你痛的时候看到痛的人,哪怕你有足够的力量能看一秒钟,这一秒钟我保证你一点痛苦都没有,你能继续看两秒钟,两秒钟都没有,如果十秒钟看下去还没有,痛苦自告失败,它自己就失败了。

  我们大家并不是没有定力,也不是没有智慧,是我们不习惯有定力有智慧的人生。我们太习惯于保护自我、维护自我、放浪自我,让自我在五欲六尘中滚来滚去,太习惯了,真正的定慧现前你不习惯。

  登地以后的菩萨他翻出来的习气,是过去无量劫以前,哪怕是生一个错误的念头,他都要能够逐步地看清楚。我们现在看到杀人是痛苦的,想到杀人可能就不是那么痛苦了,但是菩萨要想到杀人的情况,他就跟杀人一样痛苦。

  诸位在修行过程中你慢慢会体会到,起恶念有多大的伤害,没有修行的人以为我心里想想没关系,但你真用功了你就发现,那个恶的念头一生起来,有些反应强烈的人,全身都要有所表现。比如说嗔心一起,马上嘴巴就起泡了,身体就反应了,他的念头反应过来的痛苦就非常强烈。

  所以登地以后的菩萨,不是说我这个道场好不好啊,这个娑婆世界是不是太苦啦,我到极乐世界去修行是不是安心一点呐。他不是在生老病死当中感受痛苦,而是在他的起心动念感受痛苦。念头生起来就是一次生,念头消灭了又是一次死,除非他想到的念念都是利益众生。他就知道这想到利益众生,哪怕舍弃头目脑髓、打尽一切妄想,都在所不惜,菩萨的修行是在念头上的。

五、回光返照 念佛是谁问者知

  我们现在对这个色壳子、对一些生活的遭遇、春夏秋冬,还是那么样地经不住考验、经不住折磨。我们的心灵太脆弱、太固执、太刚强难化。所以大家真心想用功,就是不停地看清念佛是谁问者知。问的人你要知道,问的人要是不知道,那念佛是谁就变成在那里念这句话,毫无意义。

  各自回光返照,提起正念,就算这一个七你已经死掉了,还没有埋葬,我们死了以后中阴身不是有一期二期三期的吗?你就算现在已经死掉了,头一个七你看怎么办?死已经死了还没有往生,还不知道到哪里去,依旧还在轮回苦海中徘徊,这个时候你敢不专心吗?你还跟过去世的、这一生的仇敌爱人,在那里纠缠不清放不下吗,生死事大不可儿戏,提起问的人当下明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