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禅心密印 2008》
作者:达照法师
+ 加关注
第七章 穿越根尘透灵知

舍却灵知

字数:3222 阅读:19次 评论:0次

第三步呢,就是在第二步全部舍弃思维以后——我们大家已经学心密这么多年,天天看老人的书,就知道这就是一念不生、了了分明的境界。一说舍弃思想么,脑子里面比谁都清楚。看得很清楚,听得很清楚。第三步就是把这个清清楚楚还要舍弃掉。这个是大家在这里打七的难度——可能。不甘愿。就算甘愿了好象又不行,舍弃它好象又有一个清清楚楚的,舍弃它又有一个清清楚楚的,哎,舍弃到自己不能清清楚楚的,好象又做不到。

实际上我告诉大家,真心是无知的。你现在就是了了灵知,有个灵知在这里。这个灵知就是恒审思量,就是我执。你把它舍弃掉了,你发现,还是有一个它们的本体。了了灵知所依赖的本体,是无知的,是不动的。因为灵知有动的状态,所以叫恒审思量;灵知底下就是无知了。无知,就没有六根、六尘、六识这十八界的内容。我们还停留在灵知的世界,还在十八界这个份上。但是要用自己思维的能力,透过这十八界,看到了背后没有十八界的清净本来。所以讲,用一念相应能见到你的真心。

就好象我坐在台上,这台上就是十八界。我一直在这里找,我找不到真心在哪里。真心在哪里呢?是在台下。只要我眼睛抬起来一看,哦,原来看到了,真心在那里呢,它跟台上是两个世界,完全不同。这个时候我们感觉到的我执好象还在,你要清楚地认识到,你感觉到我执还在的那个“我”,就是第七识的我执,还是台上讲话的这个人。你现在需要把眼光看到台下,看到没有十八界的这个地方;看到了没有十八界的地方,我们就不会把台上的这个灵知当作我们生命的依靠。你不需要依靠我们的了了灵知。

所以很多人看错了我们上师的一句话。我们上师说,一念不生,这了了灵知之性,就是我们的自性,一把抓来即是。了了灵知之“性”,是让你看到了了灵知的性能。能够生起了了灵知的这个东西,绝对不是灵知本身,但是我们又必须通过灵知这个眼光才能见到它。因为自性不自见,它自己见不到;它无知,不需要自己见;他见,我们这个凡夫的眼光也看不见的。也不自见,也不他见,却能了了见。

就是人在此岸,眼光可以看到彼岸。我们一直生活在六根、六尘的这个世界里,你现在想看呢,还是通过六识的意识,一念相应的这个智慧,通过我们的思维,一念相应的智慧,看到它。但看它的时候你自己的重心完全不同。原来我们会认为能观能看的是我,所看的是你,所以你看到的最多也只是虚空,一个空相。你现在把十八界全部舍弃,把了了灵知也透过去了,这个站在此岸看的这个人,已经不是我了。所以所看的对面——彼岸,也不是“所”,但是看呢,还是要用我们第六意识看。所以第六意识的妙观察的智慧呀,非常巧妙。